通讯: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破题:空气能卖大价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图片由内蒙古林产集团提供 中新社,内蒙古大兴安岭,4 月 14 日。标题: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破解难题:空气能卖大价钱 中新网记者张伟 在乌尔齐汉博拉图林场

图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图片由内蒙古林产集团提供

中新社,内蒙古大兴安岭,4 月 14 日。标题: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破解难题:空气能卖大价钱

中新网记者张伟

在乌尔齐汉博拉图林场,乌尔齐汉林业局碳汇处处长吴海波站在一片25年树龄的森林中,指着一棵直径只有12厘米的落叶松树,并说:“乌尔齐罕一年的无霜期只有90多天。这里是乌尔齐汗遗址环境的最佳场所(场地环境是指森林个体、群体、社区所在的特定环境)。树木的年径在0.3㎝到0.4㎝之间。”

日前,内蒙古林产集团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碳汇交易结果:26万吨VCS产品挂牌销售,成交价299万元;乌尔奇罕109万吨、科一河45万吨VCS产品已部分由意向卖家确定,等待平台销售;已初步完成基于自主技术的5个项目文件的编制和设计,碳汇造林项目2900公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5200公顷; 3个规模约100万亩/VCS项目公开招标已结束。

“随着碳汇的发展,林区的空气也可以卖得更高了!”吴海波14日感叹。

作为中国最大的集中连片国有林区,“林业碳汇”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生态功能总面积达10.67万平方公里区,但地理、气候等因素客观上制约着它。开发“林业碳汇”。几年来,大兴安岭一直在探索和解决问题。

吴海波眼中的“宝藏”曾经遇到过“碳生产”的瓶颈。 “像这样一棵25年树龄的树,正是生长最旺盛、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最强的时期。但按照现在的方法论,它已经接近接近成熟的森林了。”事实上,这样的树实际上生长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30年后将是接近成熟的森林。”

图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图片由内蒙古林产集团提供

“与南方的气候条件相比,北方按林龄划分中年林或近成熟林尚不客观。”吴海波说。

目前国内大部分林业碳汇的交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国内认证的自愿减排标准(CCER),另一种是国际通行的美国标准(VCS)。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2015年禁伐,木材林转人工林面积约3600万亩。根据认证期限长达10年的VCS,到2025年不能开发。CCER下的碳交易更长期,但近成熟林和40年以上成熟林不能交易。

内蒙古林业集团固碳公司工程师孙占秋说:“由于气候特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树木生长缓慢。 40年来,南方落叶松平均胸径达到24cm和26cm左右,这里只有16cm和18cm。有的甚至只有6cm,这正是碳储量旺盛增长的时期。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林龄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业碳汇’的发展。”

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91.86亿吨,其中80%以上的贡献来自天然次生林。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80%为天然次生林。

尽管天然林具有巨大的碳储量,但到目前为止,CCER 碳汇方法还没有包括天然次生林。

如何打破既定的方法论瓶颈?

2017年,内蒙古林产集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合作研究开发了《自然次生林经营固碳项目方法论》。历时两年完成天然次生林固碳方法学的研发工作。空白的。

内蒙古林业产业集团碳汇办公室主任包国庆介绍:“目前,《办法》正在申请内蒙古地方标准,以确保天然次生林碳汇项目产生的CCER满足可测量、可报告和可验证的要求。 .”

2021年初,生态环境部审核通过的《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林业碳汇纳入国家碳交易体系配额体系,配额为5 %。

鲍国庆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40亿吨二氧化碳的电力减排要求,5%的配额是2亿吨。根据当前的市场条件,这 2 亿吨用于林业碳汇。那是 60 亿元人民币。”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周梅坚信,未来林区空气肯定会大卖。 “和股市一样,如果现在15元/吨,未来可能卖到300元/吨。总之,碳汇是内蒙古大兴安岭的一个产业。”

有专家预测,未来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建材、航空等8个重点高耗能行业将纳入排放控制和达标范围,以及中国自愿减排温室气体减持交易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内蒙古经济专家徐百年认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是一个响亮的品牌,不仅具有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还具有绿色经济的价值。 (完)

文章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网址: http://www.lykjtx.cn/zonghexinwen/2021/0707/1033.html



上一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林业将起关键作用
下一篇:重新发现达尔文的遗传理论——记河南科技学院

林业科技通讯投稿 | 林业科技通讯编辑部| 林业科技通讯版面费 | 林业科技通讯论文发表 | 林业科技通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林业科技通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