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红茶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信阳红”的横空出世和一鸣惊人,是信阳先天优势和人为精心策划双重作用的结果。首先,信阳有浓厚的茶文化底蕴和优越的茶树生长环境;其次,信阳茶人的创新精神和红茶技术的

“信阳红”的横空出世和一鸣惊人,是信阳先天优势和人为精心策划双重作用的结果。首先,信阳有浓厚的茶文化底蕴和优越的茶树生长环境;其次,信阳茶人的创新精神和红茶技术的成功嫁接;其三,开创河南红茶先河,新奇夺目;其四,省委书记担当形象代言人,有利于“信阳红”的高端定位和推广;其五,信阳市委书记、市长亲临一线推介,营销跟进到位;其六,品牌保护力度大,品牌宣传战线长。

总之,“信阳红”是以“茶农增收、品牌做响、企业做强”为目标,政府、企业、茶农三者同心协力,共唱的一台大戏。“信阳红”的开场是非常成功的,但后继乏力,我们对“信阳红”进行复盘、剖析,找出其停滞不前的瓶颈所在,对“信阳红”及整个红茶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1 “信阳红”茶诞生

2009 年年尾,省委书记卢展工考察信阳茶产业时指出,信阳应该充分利用夏秋茶,开发红茶“信阳红”,提高茶农收入。卢书记点题后,信阳市积极推进,浉河区抢抓机遇,强力攻坚,经过106 天日夜奋战,“信阳红”茶终于诞生了。2010 年9 月17 日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的品鉴会上,专家组一致肯定了“信阳红”的高端定位,并给出了“外形紧细、棕润多金毫,汤色红亮、甜香持久、滋味醇厚甘爽、叶底嫩匀红亮”的评语。

继“信阳红”之后,卢展工连续命名了南阳“桐柏红”、三门峡“函谷红”、洛阳“牡丹红”,共四大红茶,形成北方红茶产业集群效应。“信阳红”成为茶界新宠,陈文华[1]先生在《探寻“信阳红”的历史座标》一文中为她正名,从红茶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和在世界的传播轨迹中找到“信阳红”坐标,奠定了“信阳红”的地位。

2 品牌操作

2.1 定位为红茶新贵

“信阳红”被定位为春品新派红茶,包含几层意思。一是产地新,“信阳红”立足于江北茶区,属于高纬度红茶;二是原料新,“信阳红”用采于春季的细嫩芽头制作,有别于传统红茶;三是工艺新,“信阳红”苛刻的发酵工艺与其它红茶不同;四是口味新,滋味醇厚甘爽的“信阳红”有别于其它红茶。

2.2 品牌保护及时

信阳市茶叶协会申请注册“信阳红”证明商标,并制定了“信阳红”证明商标使用规范。经过公开竞标,最终指定具有技术、生产、品牌、营销等方面优势的3 家龙头企业五云茶叶公司、文新茶叶公司、信阳红茶叶公司使用“信阳红”证明品牌,主导“信阳红”的生产销售工作,使“信阳红”品牌得到有效保护。

2.3 品牌宣传到位

为了提高“信阳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信阳市制定了“信阳红风暴”活动方案。从2010年国庆到2011年年底,先后进行了信阳试茶、江城卖茶、绿城赏茶、羊城品茶、榕城斗茶、申城秀茶、京城亮茶八场大型造势活动。在“管彤问茶”、“立波论茶”、“汪洋评茶”活动中 ,“信阳红”品牌运作团队与商政名流、文化精英、茶界专家一起将持续14 个月的“信阳红风暴”宣传活动推向高潮,成功将一个行业事件扩大成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3 “信阳红”后续研究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必需经受历史的检验,信阳毛尖的盛名是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1]。“信阳红”问世之后,品牌宣传方面做足了文章,科学研究方面略显不足。科研主要以工艺和功能成分提取为主,信阳茶叶专家[2-14]从鲜叶试制性、加工工艺、冲泡条件、功能成分提取、质量分级几个方面对“信阳红”做了研究。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体系最全的茶学科研队伍。研究方向贯穿整个茶产业链,涵盖茶树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茶树资源、茶树保护、茶树育种、茶树栽培、茶叶加工与深加工、茶叶质量与安全、茶与健康等领域[15]。对比“信阳红”,主要是基础研究,也不够全面,深入的研究一片空白,科技支撑不起“信阳红”的发展和升级。只有加强科研,才能扭转“信阳红”后劲不足的局面。

4 “信阳红”研究的发力点

有茶人认为,我国红碎茶国际竞争力不强,品质比不上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产品,其实香高味醇的工夫红茶才是我们的强项,才是在国际市场最具竞争力的红茶产品。“信阳红”作为功夫红茶中的佼佼者,科技投入不足,使其难以进军国际市场,以下几个方面是打破瓶颈的关键所在。

4.1 茶树栽培育种方面

茶叶品质与茶树品种密不可分,有许多茶叶名称也是茶树品种名称。目前,“信阳红”茶所用原料和生产信阳毛尖所用原料一样。信阳群体种种类杂多,有桂花种、柳叶种、瓜籽种等,但是“信阳红”茶还没有找到最匹配的茶树品种,需要深入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立志团队成功绘制出茶树高质量基因组图谱,决定茶叶适制性、风味、品质和茶树全球生态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得以诠释[16]。这一成果为我们选育“信阳红”的适制品种、提高茶叶品质提供了理论支撑,为科研人员指名了方向。

文章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网址: http://www.lykjtx.cn/qikandaodu/2021/0624/1008.html



上一篇: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问题分析
下一篇:提高奶山羊产乳量技术要点

林业科技通讯投稿 | 林业科技通讯编辑部| 林业科技通讯版面费 | 林业科技通讯论文发表 | 林业科技通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林业科技通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