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探析构建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我国大力发展林业,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能够为人们的生活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在林业发展中,我们不断扩大人工种植林的面积,在此过程中,栽培种植技术以及

在我国大力发展林业,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能够为人们的生活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在林业发展中,我们不断扩大人工种植林的面积,在此过程中,栽培种植技术以及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要充分研究林业栽培种植技术和方式,充分借助现代科技的优势,创新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从而推动林业的发展。

1 林业栽培种植技术的特点

1.1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首先,在林业栽培种植的过程中,相关的种植人员应该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种植区域的周边环境、地形以及土壤等因素,从而选择合适的林业树木进行栽培种植;其次,在进行树木选择的过程中,还应该要考虑树木的经济性、抗病虫害性以及成活率等因素,从而选择合适的树木进行种植;第三,种植人员还要对种植区域的气温、降水量、以及树木的适应性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有效地提升树木栽培的成活率;最后,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生长移植时期,因此,在移植树木的过程中,应该要本着因时制宜的原则,确保在最佳的移植时期进行树苗移植,确保树苗有较高的成活率[1]。

1.2 保持结构性和科学性

在栽培种植林业的过程中还要对周边的环境条件进行合理利用,确保树木能够充分发挥生长优势,提高树木生长的科学性;同时也要采用合理的栽培种植方式,根据树木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栽培场地进行栽种;根据树木的属性和生长特点,选择梯状种植,保证树木健康地生长发育,同时得到充足的阳光吸收;另外,若是树木成林之后,种植人员还应该要合理砍伐,从而确保林业能够有序发展。

1.3 保障整体性和长远性

发展林业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在栽培林业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要将眼光放长远,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从而确保林业长远的发展[2]。在进行树木栽培种植的过程中,不仅要根据树木的属性和生长特点进行栽培,同时还要满足数目的生长需求,从而合理进行栽培种植规划和布局,保证砍伐树木之后能够有效衔接,确保林业合理共存。

2 林业栽培种植的具体技术及方法

2.1 开挖沟槽

在林业栽培种植的第一步就是要开挖大概40厘米深度的沟槽,之后开挖深坑,确保壮苗能够轻易放入沟槽,注意一般深坑的体积不大于50平方厘米。完成深坑挖掘的工作后还要在深坑中施加腐熟粪肥,选择合适的肥料,确保选择的肥料能够保证树木健康生长;在施肥结束之后还要将深坑填平,在此过程中要保持均匀,从而完成种植树苗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栽培种植林木的过程中还要对水分进行管理,确保林木得到平均的水分供给,从而避免空心树的出现,若是雨水比较充沛,那么种植人员还要及时做排水处理,避免雨水将林木的根须腐坏,造成种植林木的损失[3]。

2.2 施肥和防病虫害处理

在树苗生长的过程中,还要及时进行营养补充,及时进行施肥处理。在种植林木的过程中一般会将生根粉溶液洒到林木根须上,然后进行种植,之后需要在三个季节中及时对林木进行适度的施肥处理,确保水肥一体化,一般在降雨的前后及时进行氮磷肥的施加,完成施肥工作后还要及时进行防病虫害的处理,一般在种植林木的过程中会出现桃小食心虫、枣树多发锈病等病虫害,因此要及时做好林木和牧草的除虫处理,对林木做涂白处理,及时向牧草进行农药或者是杀虫剂的喷洒,从而避免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

2.3 修剪林木,清除杂草

最后,在林木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忽视的一个工作就是对林木和杂草进行处理的工作,若是不能及时将林木多余的枝杈进行修剪,将会导致阳光无法照射到所有枝杈,林木的光合作用会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导致林木的营养被多余的枝杈分走,降低林木的存活率,或则是林木容易生长矮小。所以,定期对林木和牧草进行修剪和清除工作非常重要。一般种植人员要根据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展开摘心和抹芽工作,定期对多余的树杈、树叶和树干进行修剪,一般修剪量为1/4左右,从而确保林木主干健康生长,营养不会流失。一般在种植牧草的区域会生长很多杂草,所以一般会在6到8月杂草生长高峰期进行除草剂的喷洒,及时将杂草清除,此外,在种植牧草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环境温度,尤其是在低温霜冻的季节,要及时做好保温工作,避免低温寒潮导致牧草出现枯败的现象。

文章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网址: http://www.lykjtx.cn/qikandaodu/2021/0624/1005.html



上一篇:林业技术推广对生态林业建设的影响探讨
下一篇: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林业科技通讯投稿 | 林业科技通讯编辑部| 林业科技通讯版面费 | 林业科技通讯论文发表 | 林业科技通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林业科技通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